曙光临床医学院成功举办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研讨会

近期,随着国家六部委关于中医学八年一贯制学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标志着临床医学生的基地化培养及临床课程床边教学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中医学专业执业医师一阶段考核试点,临床医学院的授课质量及院内强化培训方案再次受到临床医学生及大学教务处的重点关注。受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委托,曙光临床医学院于2016年3月15日下午组织召开了《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研讨会。

 

本次会议邀请了龙华、岳阳、市中医、普陀、市中西医结合、市七临床医学院及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曙光临床医学院内科带教科室主任、中医内科学授课教师共计60余人出席会议。

 

会上,蒋健副院长致辞表示,“中医内科学”是重中之重的临床课程,前期由龙华医院的陈湘君教授和我院蔡淦教授共建申报了中医内科学国家精品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内涵及悠久的教学历史。此次由曙光医院承办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研讨会,一是向各附属医院报告我院中医内科学课程建设工作;二是请各临床科主任对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工作继续支持;三是邀请兄弟医院教研室主任就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设计、临床课程与临床教学改革的有序衔接作专题报告,探讨中医内科学床边教学的新方向。

 

会议分成两个阶段进行。首先,会议审议通过了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余小萍教授、副主任窦丹波副教授作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建设工作报告》、《中医内科学全英语课程建设工作报告》,教研室主任、科主任、临床教师代表分别对中医内科学新进教师张怡、付晓伶的现场试讲作中肯点评。第二阶段,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舒静副处长就中医学“5+3”八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核作了部委政策讲解及学校整体规划设计。曙光医院蒋健教授、龙华医院苏励教授、岳阳医院王振伟教师分别向大会作《中医内科学教材编写思路的改革分享》、《中医内科学课程案例式串讲教学改革的探索》、《床边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的运用》等专题报告,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形式三方面共同描绘了床边教学模式改革的蓝图。

 

最后,临床科主任代表与胡鸿毅副校长就“5+3”八年一贯制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深入探讨。胡鸿毅副校长指出,曙光临床医学院要联合各附属医院探索一条适合上海海派中医传承的人才培养之路。以蔡淦教授、石印玉教授临床分阶段教学法及石氏伤科十三科一理贯之为例,中医博大精深,中医学子的培养重在临床辨证思维的提升。曙光医院作为海派中医师的摇篮,拥有众多传承流派,学院需思考如何将老中医学术经验、流派传承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拥有批判性的中医思维及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现代中医教育的发展里程碑。最后,感谢曙光临床医学院蔡淦教授、蒋健教授、余小萍教授等几代人为中医内科教育所作的重要工作及艰辛努力,希望余小萍教授能进一步以执业医师一阶段考核为目标,改革现有中医内科学考核内容及形式,完成中内教学与国家职业能力要求的有序衔接。